全国首部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保险风险管理体系化服务标准在广州发布

全国首部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保险风险管理体系化服务标准在广州发布

4月26日,由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指导编制的《建设工程保险风险管理服务规范》(广州市地方标准)和《2023年广州市建设工程保险风险管理发展报告》在广州人保大厦发布,活动由广州市建设工程保险风险管理协会组织。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广州市始终牢牢围绕营商环境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制度创新着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3月12日,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广州市政府批准,广州市住建局发布了《广州市城镇房屋安全保险制度实施方案》,标志着广州市房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

此次发布的《建设工程保险风险管理服务规范》是国内第一部覆盖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风控服务标准,也是国内第一部针对建设工程保险风险管理的服务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通过标准实施,将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保险风险管理行业的发展,为千家万户缔造高品质幸福生活。

会上同时发布了《2023年广州市建设工程保险风险管理发展报告》,对2023年行业动态进行了总结,介绍了以风险减量管理为核心的机制创新经验,梳理了服务体系标准化、风险定级研究、季度风险报告、月度联席座谈机制等一系列创新成果,图文并茂地介绍了31个典型项目风控成果,指出了风险管理行业未来的努力方向。

近年来,广州一直坚持“政策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模式,大胆探索以“风险减量管理”为核心的风控服务体系,逐步打造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建筑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IDI)、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责任险和既有房屋综合保险等制度日渐完善,风险管理技术踊跃创新,风险管理人才跨界聚集,风险管理能力持续提升。至2024年3月底,广州IDI市场规模位居全国第二,累计投保项目达到159个,投保建筑面积达到3388万平方米,提供风险保障金额超过1150亿元。

广州市建设工程保险风险管理协会执行会长梁永宽介绍,与传统的监理行业相比,IDI服务在事前风险管理以外,包括了建设工程从施工期到质保期后的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对于房屋所有者而言,避免了工程由于质量隐患或者工程超出质保期等原因造成的损失。

为树立行业标杆,提高风控机构服务水平,提升行业影响力,广州市建设工程保险风险管理协会同时组织了“标杆项目”竞赛,经过初赛选拔淘汰,产生了“十大标杆项目”和10名“杰出工程师”进入决赛。

决赛现场,“十大标杆项目”的代表们纷纷展示服务亮点,展现服务能力以及新技术应用,包括智能扫描机器人、全自动测量机器人、联动智能安全帽以及项目全周期风险三维可视化系统等。经过现场激烈角逐,基于现场专家和观众的综合评分,3个项目荣获“红棉奖”。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一级调研员杨洁华指出,广州建设工程风险管理行业近期发展迅速,在全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通过制定地方标准,打造服务标杆,既能快速总结经验,又能引领发展方向,希望全行业继续围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提出的“建立房屋从开发建设到维护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结合广州城市实际,团结一心,持续创新,推动广州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

留下回复